核酸检测调查报告7篇

核酸检测调查报告7篇核酸检测调查报告1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原则•遵循一定的写作规范,包括结构、内容等规范性•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及时撰写时效性&bul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核酸检测调查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核酸检测调查报告7篇

篇一:核酸检测调查报告

1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原则• 遵循一定的写作规范,包括结构、内容等规范性• 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及时撰写时效性• 报告内容证据充分,结论合理科学性• 实事求是地反应现场调查结果真实性• 针对发生的问题,重点突出针对性• 对防控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实用性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种类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报告框架题目前言部分:病例的发现和报告信息一、病例基本情况二、发病就诊和核酸检测三、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四、密切接触者情况五、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六、调查小结七、下一步工作建议调查组和人员署名和日期附件:密切接触者人员信息 报告题目• 发生时间:*年*月• 所在的辖区:市,区• 病例的类型:确诊,疑似,无症状感染者• 病例姓名• 报告的阶段:初始,阶段,结案例:*年*月*市*区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XXX流行病学调查初始报告(阶段报告/结案报告)*区(县)疾控中心关于一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XXX的调查初步报告 前言部分: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报告的时间(到分钟)• 报告的单位• 病例的类型• 谁开展调查*年*月*日*点*分,****医院报告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立即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接排查等处置工作,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病例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护照号), 职业,工作/学习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儿童写监护人电话)• 主要家庭成员信息:姓名和电话• 既往疾病史、手术史、家族史• 疫苗接种史例:张**,女,54岁,身份证号:***,发廊理发师,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病例家中共3口人共同生活,丈夫王**(电话***),女儿王**(电话***)。患者自述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疾病史。未接种新冠疫苗。 发病就诊和临床检查情况• 发病过程: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出现的症状、自我服药以及药物种类、病情发展、医院就诊情况• 医院检查结果:症状、体征• 临床检查:血常规、CT• 诊断意见和处置例: 5月12日16时,患者自觉发热,自测体温38℃,咽干、头痛,服用布洛芬无效,晚上10点自驾车前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查体:体温37.7℃,咽部充血。血常规:白细胞5.0×10 9 /L,淋巴细胞0.7×10 9 /L。肺CT:左肺下叶胸膜旁多发磨玻璃密度影。经医院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实验室检测结果按照时间记录从首次采样到出院后观察期满的每一次采样和检测的情况•采样时间•采样单位•样本类型:咽拭子,鼻咽拭子,痰液 …•检测单位•检测内容和方法:核酸,抗体,基因型•检出结果的时间和内容例:5月14日F区疾控采咽拭子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5月17日F区疾控采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多次采样和检测时可列表格展示采样日期 标本类型 采样单位 检测单位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日期备注 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前(核酸检测阳性采样前)14天开始到隔离时止• 如无可疑暴露,继续往回追踪一段时间时间范围:• 找上家:分析感染来源,并进行及时处置 (发病前14天起)• 追下家:判定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发病前4天起)主要目的:• 调查对象所有活动轨迹• 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具体情况主要内容: 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调查对象具体活动轨迹和人员接触情况,简要总结近期旅行史和暴露史(一)近期旅行史和暴露史• 按时间顺序逐一描述调查期间的活动情况(时间、地点、人物、出行方式、接触方式和防护情况)• 如连续几天行程完全一致,可合并写• 最后提及“除上述活动外,其余时间在家无外出,也无外人来访“(二)具体活动轨迹 例:(一)近期旅行史和暴露史病例发病前(核酸检测阳性采样前)14天内无境外和省外旅居史、无农贸市场、野生动物暴露史。其朋友XXX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例曾与其有密切接触史。(二)具体活动轨迹5月8日,8点电动车到X理发店,给A和B顾客剪发,10点骑电动车回家……5月9日,16:20左右骑电动车到理发店,17:10左右骑车回家,17:36下楼到M便利店购物后回家……5月10-12日,每日9-12点到社区X麻将馆打麻将……………5月25日,9点由120送到市医院发热门诊,收入隔离病房。5月8—25日期间除上述活动外,其余时间在家无外出,也无外人来访。 对重点活动的描述• 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暴露过的聚餐、聚会、交通工具等,需描述当时的情形,包括人数,空间、通风、座位等• 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暴露过的医院、超市、农贸市场、发廊等重点场所,需描述该场所当时的人员拥挤程度、通风、个人防护和防护设施等病例A曾在4月29日搭乘确诊病例X的私家车去某公司,病例坐在副驾位置,车上无其他人,当时均未带口罩,车窗均关闭,行程约25分钟,途中及下车后均未做手部消毒。 密切接触者情况• 已追踪到密切接触者:截至目前,已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包括:• 家庭成员*人:姓名1、姓名2、姓名3……• 亲属朋友*人:姓名1、姓名2、姓名3……• 工作同事*人:姓名1、姓名2、姓名3…………• 待追踪的密接接触者,包括:• 医院中的工作人员• 超市的店员• 市场的摊主• 交通工具上的人员 已采取的防控措施• 对病例的管理• 对密接的管理• 疫点消毒• 行程轨迹公布….例:患者已转到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对已追踪到密切接触者进行严格管理协调公安开展病例及部分密接的轨迹追踪和信息核实工作 调查小结• 对病例的定性判断• 对可能感染来源和感染方式的总结,并列出可能感染来源和感染途径的证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该病例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系确诊病例***(为其同事)的密切接触者,通过同乘私家车被感染。 下一步工作建议• 列出需进一步加强、补充或请求帮助的工作例:1.建议开展基因测序,进一步追溯感染源头。2.继续排查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按照方案要求尽早实施采样检测和集中隔离观察,对不在本区的密接发送协查函。3.加强监测。近期,**市境内医疗机构加强监测敏感性,对就诊的发热病人询问流行病学史。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监测和应检尽检工作。开展舆情监测。 调查组和人员署名和日期• 调查单位• 调查人• 调查日期 附件:密切接触者人员信息• 表格展示,每人一行• 密接的基本信息• 密接与病例的关系• 密接与病例的最早和最后接触日期,接触方式 密切接触者人员信息表格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职业联系电话与病例的关系最早接触日期最后接触日期接触方式接触地点 个案流调报告撰写中的常见问题• 报告框架不完整(如缺失调查小结)• 病例基本信息不全,无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 相同的内容在不同部分重复出现• 发病过程介绍不详细,重要检查结果遗漏• 建议不具体无针对性• 实验室检测未按时间顺序描述,无检测单位信息• 活动轨迹中时间有断链• 重要暴露环节的具体情形未描述• 概念混淆:感染来源和密接判定分析错误• 待追踪的密接未描述 2021/10/27• 作业:每人写一篇确诊病例的调查报告,发流调群中。

篇二:核酸检测调查报告

关于 XX 县一名新冠肺炎复阳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XXX)的调查报告 Pumpkin 市卫生健康局: XX 年 XX 月 XX 日 XX 时 XX 分,我中心收到广东省疾控中心转发 XX 省疾控中心《关于新冠病例相关涉疫人员的协查函》(办文编号:XXXX),来函称 1 名复阳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A 在某县区,我中心立即会同 XX 县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A,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现住地址:梅州市***。自诉无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XX 月 XX 日和 XX日 XX 次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已于 XX 月 XX 日接种第 1 剂型新冠疫苗(疫苗生产厂家),于 XX 月 XX 日接种第 2 剂型新冠疫苗(疫苗生产厂家)。

  二、发现经过 示例 XX 年 XX 月 XX 日 XX 省 XX 县疾控中心报告 1 例复阳无症状感染者XX,XX月XX日自XX国乘机从XX国际机场入境,XX 月 XX 日核酸检测阳性,XX 月 XX 日解除集中隔离,乘坐GXXX 高铁 XX 车厢 XXA 座从 XX 东站至 XX 南站,随后被 XX县 120 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XX 月 XX 日 XX 时 XX 县疾控中心采集 XX 鼻咽拭子行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单靶阳性(Ct 值: 厂家,ORF ,N );XX 时再次采集鼻咽拭子检测,仍为单靶阳性(Ct 值:厂家,ORF ,N );XX 时原样送 XX 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Ct 值:厂家,ORF ,N ;厂家,ORF , N )。

  据 XX 县疾控中心调查,我市 XX 县 A 与复阳无症状感染者XX 同乘 GXX 高铁 XX 车厢,被判定为 XX 的密切接触者。

  三、活动轨迹 示例 XX 月 XX 日:广州市天河北嘉逸国际酒店、289 艺术园 13楼会友。

  XX 月 XX 日:289 艺术园、富隆酒庄会友、嘉逸国际酒店、海珠区深海渔村及附近美宜佳。

  XX 月 XX 日:如意大厦、嘉逸国际酒店、越秀区环市东路421-8 号;约 XX 时自驾车从酒店返回梅州,中途在中新、杨村、瓦溪、横陂服务区停留。

  XX 月 XX 日:被转运到 XX 集中隔离点。

  A 详细活动轨迹见附件 1。

  四、相关人员排查情况 截至 月 日 时,初步甄别重点人群 人,已落实管控 人,正在追踪管控 人;已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 人,结果 XX。

  (人员名单详见附件 2)。

  五、重点场所排查情况 截至 月 日 时,根据病例的活动轨迹,判定重点场所 个,分别为: 月 日 时段 XX 大厦 月 日 时段 XX 餐馆 月 日 时段 XX 超市 六、相关环境采样检测情况 月 日 时,共采集 XX、XX、XX 等外环境消杀前物体表面涂抹样 份,送市疾控中心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 XX。

  七、初步调查结论 根据 XXX 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其接触复阳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综合分析,按照《广东省新冠肺炎出院患者核酸复检阳性人员健康管理专家共识》(粤卫应急函〔2020〕102 号)意见,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组研判认为常 XX 感染风险低,按密切接触者予以管控,其接触人员不判定为次密,按重点人群予以管控。

  主要依据: (一)XX 为入境复阳无症状感染者,且 CT 值>33。

  (二)A 与 XX 为同火车车厢接触。

  (三)A 无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且返梅后 2 次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

  (四)A 已全程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八、已采取的措施 (一)XXX 已于 X 月 X 日 X 时由***转运至 XX 县集中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二)我中心已联合 XX 区公安、卫生健康、社区追踪排查XXX 的行动轨迹及接触人员,并落实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三)联系公安部门,对 XXX 近 14 天以来的行动轨迹开展排查。

  (四)对 XXX 停留过的 XX、XX、XX 等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共消杀物表约 XXX 平方米、空气约 XXX 立方米。

  九、下一步防控建议 (一)按照梅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关于印发梅州市新冠肺炎本地疫情应急处置方案(第二版)的通知》(梅市卫防控函〔2021〕1 号)文件要求,对密接、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管控。

  (二)联合公安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活动轨迹核查,进一步排查密接的密接及重点人群。

  (三)持续关注省内外新冠疫情发展,及时开展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排查工作。

  (四)加强监测及院感防控。继续夯实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工作,做好药店及小诊所发热人群的信息登记、报告及核酸检测转介工作。

  (五)做好舆情监测,加强对大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宣传,提高市民健康意识、个人防护意识以及疫苗接种意愿。

  我中心将继续跟进疫情进展情况并指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附件:1.核心流调轨迹 2.重点人群信息一览表 XX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XX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联合调查组 XX年XX月XX日 附件 1 核心流调轨迹 地方名称及地址 日期 期 到达该地方时间 或前往时间 前往方式 步行,汽车(自驾车/滴滴、车牌号),高铁/火车(车次、车厢、座号),飞机(航班号、座号)等) 离开该地方时间 或 停留时间 离开方式 步行,汽车(自驾车/滴滴、车牌号),高铁/火车(车次、车厢、座号),飞机(航班号、座号)等) 活动情况 1.聚餐 2.工作 3.学习 4.培训 5.购物 6.其他(注明) 个人防护情况 况 1.佩戴口罩 2.未戴口罩 3.未正确戴口罩 备注 县*站 18 22:12 到达 G6**,6 号 约 22:17 离开 滴滴,车牌粤 MPM** 乘车 1 平*旅社 18 23:30 到达 滴滴,车牌粤 MPM** 次日 0:03 离开 步行 住宿 1 豆浆店 19 0:03 前往 步行 停留约 30 分钟 步行 就餐 2 平*旅社 19 约 0:40 到达 步行 7:10 离开 步行 住宿 1 五*城车站 19 7:15 到达 步行 7:30 离开 班车,车牌粤 MPM** 乘车 1 蕉*车站 19 7:30 前往 班车,车牌粤 MPM** 9:30 离开 蓝牌车,车牌不详 乘车 1 蕉城(多个地方) 19 9:55 到达 蓝牌车,车牌不详 11:30 离开 蓝牌车,车牌不详 购物 2 附件 2 重点人群信息一览表 序号 号 关联 病例 关联 密接 姓名 性别 别 身份证号 手机号码 现住址 末次接触时间 接触地点 接触频率 接触方式 防护情况 1.接触频率:经常、一般、偶尔 2.接触方式:共同居住生活、医疗护理、聚餐、日常交谈、同乘交通工具、共处同一密闭空间、其他(请注明) 3.防护情况:佩戴口罩、未戴口罩、未正确佩戴口罩

篇三:核酸检测调查报告

预防医学 2022年4月第 34 卷第4期 Prev Med, Apr. 2022, Vol. 34 No.4DOI: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2.04.001作者简介:施长苗,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防制和职业卫生工作通信作者:敖新华,E-mail:18967278006@163.com· 论 著 ·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特征分析施长苗1 ,敖新华 2 ,邵斌 1 ,杨卫锋 3 ,王伟洪 4 ,童照威 4 ,沈建勇 5 ,余育晖 21.长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办公室,浙江 长兴 313100;2.长兴县卫生健康局,浙江 长兴 313100;3.长兴县妇幼保健院,浙江 长兴 313100;4.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3;5.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某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2021年12月18日—2022年1月12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2021年12月18日—2022年1月12日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的基本信息、核酸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核酸检测阳性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输入来源和新冠病毒分型。结果 该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2021年12月18日—2022年1月12日接收入境人员2 974人,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33例,其中普通型21例,轻型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11例,占33.33%;德尔塔毒株5例,占15.15%;未分型毒株17例,占51.52%。病例入境至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间隔时间M(Q R )为4.0(7.0)d;其中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为0 (4.0) d,德尔塔毒株及未分型毒株感染病例为4.5 (8.5) d。病例年龄为 (36.97±8.58) 岁;男性27例,占81.82%。接种过 ≥ 2剂次新冠病毒疫苗30例,占90.91%;既往感染过新冠肺炎7例,占21.21%。病例输入来源以非洲国家为主,19例占57.58%;11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中7例来自非洲国家。结论 该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2021年12月18日—2022年1月12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以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为主,无重症病例,主要来自非洲国家。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境外输入;奥密克戎毒株中图分类号:R5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87(2022)04-0325-05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positive for SARS-CoV-2 nucleic acid in acentralized isolation site for people entering ChinaSHI Changmiao 1 , AO Xinhua 2 , SHAO Bin 1 , YANG Weifeng 3 , WANG Weihong 4 , TONG Zhaowei 4 ,SHEN Jianyong 5 , YU Yuhui 21.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Changx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angxing, Zhejiang 313100, China;2.Changxing Health Bureau, Changxing, Zhejiang 313100, China; 3.Changx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Changxing, Zhejiang 313100, China; 4.Huzhou Central Hospital, Huzhou, Zhejiang 313003, China; 5.Huzhou Center for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uzhou, Zhejiang 31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positive for SARS-CoV-2 nucleic acid in a central⁃ized isolation site for people entering China in Hu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from December 18, 2021 to January12, 2022, so a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verseas imported COVID-19. Method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individuals positive forSARS-CoV-2 nucleic acid in a centralized isolation site for people entering China from December 18, 2021 to January12, 2022, and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ource of importation, and virus typing were descriptive⁃ly analyzed. Results From December 18, 2021 to January 12, 2022, a total of 2 974 individuals in 19 flights were re⁃· ·325 预防医学 2022年4月第 34 卷第4期 Prev Med, Apr. 2022, Vol. 34 No.4corded in this centralized isolation site, and 33 cases were tested positive for SARS-CoV-2 nucleic acid, including 21confirmed cases with common type, 9 confirmed cases with mild type, and 3 cases with asymptomatic infections. Therewere 11 cases with Omicron infections ( 33.33% ), 5 cases with Delta infections ( 15.15% ), and 17 cases with infectionof unidentified types ( 51.52%). The median interval ( interquartile range ) from the time of entry to the time of a posi⁃tive test was 4.0 (7.0) days among all positive cases, 0 (4.0) day among cases with Omicron infections and 4.5 (8.5)days among cases with infections of Delta and unidentified types. The positive cases had a mean age of ( 36.97±8.58 )years, and included 27 men (81.82%). There were 30 cases (90.91%) receiving two and more doses of COVID-19 vac⁃cines, and 7 cases ( 21.21% ) with a previous history of SARS-CoV-2 infections. There were 19 cases ( 57.58% ) fromAfrican countries, and 7 of 11 cases with Omicron infections were imported from African countries. Conclusion Omi⁃cron infection was predominant among individuals positive for SARS-CoV-2 nucleic acid in this centralized isolationsite for people entering China from December 18, 2021 to January 12, 2022, with no severe cases detected, and mostpositive cases were imported from African countries.Keywords: SARS-CoV-2; COVID-19; overseas importation; Omicron variant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发展,截至 2022 年 1月 12 日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 31 217 万,死亡病例超过 550 万 [1] 。我国持续面临境外输入压力 [2-3] ,截至 2022 年 1 月 12 日 24 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1 891 例 [4] 。2021 年 12月以后,因临近 2022 年春节,入境人员增多。为做好浙江省杭州市口岸入境人员隔离工作,切实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冠防控策略,湖州市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于 2021 年 12 月 18 日开始投入使用,并于 12 月 18 日从入境隔离人员中检测发现浙江省首例境外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本文收集 2021 年12 月 18 日—2022 年 1 月 12 日该隔离点发现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资料,分析病例特征,为入境人员管控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21 年 12 月 18 日—2022 年 1 月12 日湖州市某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的基本信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主要来自海关入境检测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长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 方法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定义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第八版)》[5] ,临床分型、治疗及出院标准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6] 。境外输入病例指境外输入且经流行病学调查无明确国内感染来源的病例。对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发现的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既往感染史、疫苗接种史、航班信息和输入来源国;并收集病例隔离和治疗期间的核酸检测结果、隔离房间信息、隔离建筑的房间分布情况及治疗情况等。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的检测阳性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和输入来源。治疗时间是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从入院治疗至符合出院标准出院的时间;若病例出院后在集中隔离点隔离时核酸检测复阳,集中隔离点隔离时间及再次入院治疗时间也统计在内。1.3 统计分析 采用 Excel 2010 软件整理数据和绘图,采用 SPSS 21.0 软件统计分析。定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描述,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Q R )]描述;定性资料采用相对数描述。不同分型毒株感染病例入境至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间隔时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房间环境标本阳性率比较采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治疗时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 Scheffe 法。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 2021 年 12 月 18日—2022 年 1 月 12 日,湖州市某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接收来自 9 个国家或地区的入境航班 19 班次 2 974 人。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33 例,阳性检出率为 1.11%。其中普通型 21 例,轻型 9 例,无症状感染者 3 例。第 1 例病例为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是浙江省境外输入该型别毒株的首例病例。33 例病例中,奥密克戎毒株感染 11 例,占 33.33%;德尔塔毒株感染 5 例,占15.15%;未分型毒株感染 17 例,占 51.52%。见图 1。· ·326 预防医学 2022年4月第 34 卷第4期 Prev Med, Apr. 2022, Vol. 34 No.4报告日期Report date12月18日12月19日12月20日12月21日12月22日12月23日12月24日12月25日12月26日12月27日12月28日12月29日12月30日12月31日1月1日1月2日1月3日1月4日1月5日1月6日1月7日1月8日1月9日1月10日1月11日1月12日543210病例数Number of cases德尔塔毒株Delta未分型毒株Unidentified奥密克戎毒株Omicron图 1 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 2021 年 12 月 18 日—2022 年 1 月 12 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基因型分布Figure 1 The genotype distribution of cases positive for SARS-CoV-2 nucleic acid in a centralized isolation site for people entering Chinafrom December 18, 2021 to January 12, 20222.2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间分析 按照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防范“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输入传播风险的通知》,非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所在航班的入境人员在隔离第1、3、5、7、10、14 天各检测 1 次核酸,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后,检测频次调整为每天 1 次。33 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入境至检测阳性的间隔时间 M(Q R )为 4.0(7.0)d,最长为 13 d。入境当日检测阳性 13 例,占 39.39%;入境后 1~3 d 检测阳性 3 例,占 9.09%;入境后 4~7 d 检测阳性 10例,占 30.30%;入境后 8~10 d 检测阳性 3 例,占9.09%;入境后 ≥ 11 d 检测阳性 4 例,占 12.12%。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入境至检测阳性的间隔时间为0(4.0)d,短于德尔塔毒株和未分型毒株感染病例的 4.5(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0.500,P=0.046)。2.3 输入来源地 33 例病例国外居住地以非洲国家最多,19 例占 57.58%,主要来自乍得、乌干达、埃及和南苏丹等国;其次为欧洲国家,6 例占 18.18%,来自西班牙、塞尔维亚和法国;南美洲国家 4 例,占 12.12%,来自秘鲁、巴西和厄瓜多尔。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主要来自非洲国家,为 7 例。2.4 人群分布 33 例病例年龄为(36.97±8.58)岁,最大 56 岁,最小 25 岁。其中男性 27 例,占81.82%,年龄为 (36.15±7.16) 岁;女性 6 例,占18.18%,年龄为 (40.67±13.62) 岁。普通型病例年龄为 (39.00±8.33) 岁,轻型病例年龄为 (33.67±8.40)岁,无症状感染者年龄为(32.67±6.66)岁。2.5 既往新冠肺炎感染和疫苗接种情况 既往感染过新冠肺炎 7 例,占 21.21%;其中 2021 年 8 月感染 4 例,2021 年 9 月感染 2 例,2021 年 10 月感染1 例。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3 例,占 9.09%;接种过 ≥ 2 剂次疫苗 30 例,占 90.91%,其中接种过 2 剂次疫苗 24 例,占 72.73%;接种过 3 剂次疫苗 5 例,占 15.15%;接种过 4 剂次疫苗 1 例,占 3.03%。2.6 病例楼层分布及房间环境标本检测情况 病例在集中隔离点的房间分布在 23 个楼层,其中同一层发现 3 例病例的楼层有 2 个,同一层发现 2 例病例的楼层有 6 个,其他病例分布在不同的楼层。重点对隔离时间>7 d 后检出阳性的 10 例病例进行房间布局分析,未发现有邻近或对门房间分布的病例。有 2例病例有垂直分布关系,为 2355 房间和 2555 房间,但不考虑为管道设计不良导致感染的情况,因为 2层楼间仍有 1 层间隔。2555 房间病例为德尔塔毒株感染,因 2 次单基因阳性而确诊,考虑为国外感染后处于恢复期;2355 房间病例为未分型毒株感染。病例初筛阳性后调查前 3 d 的楼道监控记录,均未发现违规外出或串门。截至 2022 年 1 月 12 日,隔离点共采集环境标本 18 705 份(包括 33 例病例房间 330 份),检出阳性标本 25 份,分布在 12 例病例房间,占病例房间采集标本的 7.58%。检出阳性部位最多为门把手、灯开关和地面,各 4 份;坐便器和桌面各 3 份;窗帘、遥控器和床头柜各 2 份;洗漱台 1 份。房间检出阳性标本的 12 例病例中,9 例为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房间环境标本阳性率为· ·327 预防医学 2022年4月第 34 卷第4期 Prev Med, Apr. 2022, Vol. 34 No.481.82%(9/11),高于德尔塔毒株(20.00%,1/5)和未分型毒株感染病例(11.76%,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4.223,P=0.001)。2.7 病例治疗情况 截至 2022 年 ...

篇四:核酸检测调查报告

关于 X XX 例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模板 XX 年 XX 月 XX 日 XX 时 XX 分,接疫情处置指挥中心反馈,XX 核酸检测点检出 XX 例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接到信息后,流调组立即派出 XX 名流调队员赶赴现场对感染者进行了调查处置,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感染者:XX,性别:XX,年龄:XX 岁,民族:XX,职业:XX,工作/学习单位:XX,身份证号:XX,联系电话:XX,户籍为 XX,现住 XX。

  家庭成员:(XXX,性别:XX,年龄:XX 岁,民族:XX,职业XX,工作/学习单位:XX,身份证号:XX,联系电话:XX),症状:XX,疫苗接种情况:XX(第一剂次:2021 年 X 月 X 日,厂家品牌;第二剂次:2021 年 X 月 X 日,厂家品牌)。

  管控情况:XX。

  二、发现及就诊经过 发现方式:因 XX 原因经核酸检测中被发现(包含检测相关信息)。

  发病就诊过程:无症状者可以不描述,有症状者如实描述具体的发病就诊过程(含自行服药情况)。症状、出现症状时间、持续时间、辅助检查、临床诊断、治疗。

  三、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一)接触史调查情况。

  旅居史:是否出国、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

  接触史:疑似(确诊)病人及被其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包括进口冷链食品)。

  (二)活动轨迹。

  具体描述自检出阳性结果前 14 天以来至被隔离前的活动轨迹,做到时间不断点(具体到分钟),场景不漏(活动场景中发生的事、交通方式、接触的人或物、接触方式、时间和频率,个人防护情况、场所的通风情况)。加入辅助数据信息(如支付信息、电信轨迹、监控视频)。

  四、密接者和次密接者调查 (一)密接者调查情况。

  概述:排查到密接者 XX 人,(现已追踪到 XX 人,分布情况,向不在本辖区内的 XX 名密接者所在地疾控机构发出协查信息)。

  具体情况详见附表 X(包含但不限于基本信息、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情况、管控情况)。描述重点信息(无具体信息的相关人员资料已提交公安部门协查)。

  其余密接者继续追踪中。

  (二)次密接者调查情况。

  概述:已排查到密接者 XX 人,现已追踪到 XX 人。其余次密接者继续追踪中。

   五、核酸检测情况 (一)感染者核酸检测情况。

  检测次数,检测结果情况,检出阳性结果的具体情况(包含但不限于检测单位、检测试剂、CT 值)见附表 X。

  (二)可疑暴露场所核酸检测情况。

  采集涉疫场所(家庭、活动地点、车辆等)的高频接触部位(门把手、沙发扶手、床头柜、卫生间、水龙头、方向盘、排挡杆等)环境标本共 XX 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或初筛阳性 XX 份)。

  六、小结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感染者可能暴露于 XX(时间、场所、人、物)。概括性结果(追踪到密接者、次密接者 XX 人),疫情研判(简述)。

  七、已采取措施 (一)病例救治情况。

  (二)已对追踪到的感染者、密接者、次密接者隔离管控及采样检测情况。

  (三)对涉疫环境采样检测情况。

  (四)对相关涉疫场所开展终末消毒情况。

  (五)向追踪到不在本辖区内的密接者、次密接者所在地疾控机构发出协查信息等相关情况。

  八、下步工作措施 继续追踪调查密接、次密接人员,并落实核酸检测及隔离管控措施。后续工作开展情况续报。

  流调组成员:XXX,XXX XX 年 XX 月 XX 日 XX 时 XX 分

篇五:核酸检测调查报告

学生及同住人员核酸检测【调查报告模板】 1.学生姓名 2.学生本人是否已做 26 日核酸 已做,且结果阴性已做,但结果未出已做,结果阳性未做 3.请上传图片:学生本人 26 日核酸结果 4.学生的共同居住人总人数(不含学生本人) 12345678910 5.学生的共同居住人是否已做 26 日核酸 已做,且结果为阴性已做,但结果未出已做,且结果为阳性未做 6.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1 核酸检测 7.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2 核酸检测结果 8.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3 核酸检测结果 9.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4 核酸检测结果 10.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5 核酸检测结果 11.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6 核酸检测结果 12.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7 核酸检测结果 13.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8 核酸检测结果 14.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9 核酸检测结果 15.请上传图片:同住人 10 核酸检测结果

篇六:核酸检测调查报告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X月  病原学特征• β属冠状病毒。• 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但是特定条件下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暴露于病毒污染的环境可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 现场调查的目的• 通过调查,及时找到传染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件发展;• 控制和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探索病因,获取更多的有关宿主、病因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 加强区域监测或建立新的监测系统;• 提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机会。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种类• 病例个案调查• 聚集疫情调查 个案流调目的• 排查感染来源,追根溯源源头管理;• 管控判定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防止播散;• 掌握发病和就诊,报告管理、院感控制、临床特征;• 调查分析传播链,危险因素、跟进措施。 病例个案• 确诊• 疑似• 无症状感染者 疑似病例判定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发病前14天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社区的发热和/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 聚集性发病:14天内在小范围内(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临床表现: 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条+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确诊病例判定 疑似病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均为阳性;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G 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 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无症状感染者 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主要发现途径:• 密切接触者的主动检测;• 聚集性疫情调查中的主动检测;• 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 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旅居史人员的主动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和机会性筛查;• 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等。 调查内容和方法---个案调查时限 : 尽量24小时内完成初次流行病学调查。基本信息调查通过查阅资料(病历、车票、身份证、化验单)、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方式。出院病例完成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后,尽量补充收集样本采集与检测信息感染来源调查运用大数据收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确定旅行史、接触史、暴露史等相关信息,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 首先应当明确其是否为境外或境内其他地区输入病例• 如不能明确感染来源,应对发病前14天内的密切接触人员进行核酸和血清学筛查,必要时开展病毒基因测序• 如仍不能明确,组织对其所在居民区近14天内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者进行主动搜索污染范围调查调查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前的活动轨迹,结合大数据,判断活动范围及可能的污染范围,判定防控区域 聚集性疫情 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小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 发现途径:常规诊疗活动,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分析,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场所、机构和人群健康监测等。 聚集性疫情调查内容和方法 聚集性疫情调查•县(区)级疾控机构根据网络直报信息和病例个案调查情况,判定聚集性疫情后,应立即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所有病例的感染来源、密切接触者等信息,相关活动轨迹,病例暴露场所调查重点调查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分析传播链,病例代际;潜伏期;潜伏期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 传染性;传播途径分析•上报要求: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填报事件的基本信息、初次、进展和结案报告 定义•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 2 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2 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简称密接的密接)•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一般接触者 接触者管理方式 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管理• 应当采取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对于特殊人群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应当加强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陪护人员• 父母或家人均为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首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如仅儿童为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可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由家人陪同儿童居家医学观察14岁及以下儿童• 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由指定人员进行护理• 如确实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可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半自理及无自理力人群 • 一般接触者管理方式– 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管理流程(1)知情告知• 医学观察的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 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联系人、联系方式,填写附表3核酸检测• 在密切接触者纳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当天或次日开展第一次核酸检测,间隔1日和第14天期满时分别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阳性者应当及时追踪其密切接触者,并对其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 对所有密接的密接在隔离医学观察当日或次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 每天早、晚对密切接触者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 填写附件5密切接触者医学登记与汇总表1-4 异常症状处理• 一旦出现任何症状(密接一旦出现任何症状,如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 需立即报告、诊治,采集标本、实验室检测、排查。• 如排查结果为疑似、临床诊断、确诊病例时,应对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调查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隔离解除• 医学观察期满时,若无异常情况,应按时解除医学观察• 疑似病例在排除后,其密切接触者即可解除医学观察• 如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其密接的密接也应当及时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需至医学观察期满。管理流程(2)观察期限• 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接触后14天。• 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若检测阴性,仍需持续至观察期满。• 密接的密接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密切接触者发生无有效防护接触后14天。 本次聚集性疫情首例病例 xxx 系与确诊病例 XXX 聚餐后被感染,发病后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给家庭成员,家庭续发率为 40% 。

篇七:核酸检测调查报告

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报告不解释 新型冠状病毒  2020.1.12.WHO将2019年底新发现的冠状病毒暂时命名为新 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 2020.2.11.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将新型冠 状病毒正式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 2020.2.11.WHO将SARS-CoV-2引起的疾病称为2019冠状病 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19, COVID-19) SARS-CoV-2的病原学特点  SARS-CoV-2是新发现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  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  为单股正链有包膜的RNA病毒  呈囿形或椭囿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外膜有蘑菇状蛋白刺突, 使病毒形如王冠状  其基因组大约由29000个核苷酸组成  其基因组序列不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呾bat-SL- CoVZXC21株序列同源性85%以上,S刺突蛋白含SARS-CoV相似的受体 结合结构域  不2003年引起SARS的SARS-CoV同源性79.5%  采用β-CoV基因组中一个互补回文序列进行分析,发现SARS-CoV-2可能 来自菊头蝠(Rhinolophus) SARS-CoV-2的基因组结构特点  SARS-CoV-2基因组有12个开放读码框(ORF),包括1ab、S、3、E、M、7、 8、9、10b、N、13、14  ORF 1ab为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 RdRp )所在区域,编码RNA聚合酶, 负责病毒核酸复制  S区编码刺突蛋白,不病毒感染能力相关,通过不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 体结合进入宿主细胞  E区编码囊膜蛋白,负责病毒包膜及病毒颗粒的形成  M区编码膜蛋白  N区编码核壳蛋白,不病毒基因组宿主RNA互相识别  由于SARS-CoV-2的1ab基因区的 RdRp 基因在进化树上不SARS-CoV的 RdRp 基 因显著丌同,故被列为一种全新的β属冠状病毒。因此, RdRp 基因也成为鉴定 SARS-CoV-2的重要标志物。

   SARS-CoV-2的核酸检测方法  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法(qRT-PCR):目前最常用的实验室诊 断SARS- CoV-2感染的方法(17个)  恒温扩增:即时检测(POCT)(4个)  基因测序:将测序结果不已知的SARS-CoV-2序列做同源性比对(1个)  杂交捕获法:1个  已有23个获NMPA批准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截至7.13) qRT-PCR法检测SARS-CoV-2  检测原理:根据SARS-CoV-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呾TaqMan探针,采 用实时逆转录多重RT-PCR法扩增SARS-CoV-2基因呾内标基因(常 用RNase P基因,非竞争性内标),定性检测样本是否存在SARS- CoV-2。

    靶标基因:1、2、3个丌等,常为2个靶标。

    核酸提取呾扩增:根据所用试剂的说明书操作。

  样本保存液、核酸提取 试剂应不核酸扩增试剂配套。有些核酸提取试剂易受胍盐或保存液中特殊成 分的影响,影响核酸提取效果 。

    质控样本:试剂空白、阴性、弱阳性、阳性质控样本 扩增仪参数设置  以ABI Prism 7500呾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双靶标检测试剂为例  在荧光定量PCR仪上设置参数:  设置探针检测模式:Reporter1:FAM(N基因),Quencher 1:NONE; Reporter 2:VIC(ORF1ab基因),Quencher 2:NONE; Reporter3: Cy5(内标基因),Quencher3:NONE;Passive Reference:NONE  设置样本检测位置:打开“Setup”窗口,按样本对应顺序设置阴性质控品 (NTC)、阳性质控品以及未知样本(Unknown),并在“Sample Name”一栏中设置样本号  设置扩增条件:打开“instrument”窗口,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设置循环条件 PCR循环条件的设置 设置完成后,保存文件(年月日+项目+批次),运行程序。

   扩增结果分析流程  扩增结束后保存结果  将原始扩增曲线由对数图谱转换为线性图谱,对每个检测基因 (ORF1ab、N、内标)分别进行分析,分别调节其基线呾阈值,点 击Analysis获得分析结果  先分析质控样本结果,再分析临床样本结果  应分析每个样本的所有扩增曲线  在“Report”窗口读取检测结果 结果判断标准  阳性判断标准:ORF1ab呾N基因Ct值≤40,且有明显的S型扩增曲线  阴性判断标准:ORF1ab呾N基因无扩增曲线或Ct值>40,且内对照 有扩增曲线  可疑判断标准:ORF1ab呾N区,仅有其中一个Ct值≤40,且有明显的 S型扩增曲线  复检规则:  对于检测结果可疑的样本,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一致,判断样品为新型 冠状病毒阳性;若复检均为阴性,判断为未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RNA。

   靶基因呾内标均无扩增曲线,进行复检。

   阳性样本采用第二种试剂复检,或用灵敏度更高的试剂或方法复检。

   基线 (baseline ): 产物积累的荧光信号能被仪器检测到的最下限 。

   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 C T ) 20200427第8批N基因扩增结果 20200427第8批ORF1ab基因扩增结果 20200427第8批内标基因扩增结果 20200427第8批阳性质控品 20200427第8批弱阳性质控品 (卫健委提供,丌带内标) 20200427第8批试剂空白 20200427第8批阴性质控品 0424第2批临床样本内标弱阳性,复查 20200713第6批 H8内标未扩增, 复查 20200420第2批内标基因结果 试剂空白呾弱阳性质控品内标污染 20200427第13批内标基因结果 弱阳性质控品内标污染 20200425第1批阳性质控品结果(右图) 靶标基因Ct值降低3~4,内标基因Ct值大于40,阳性质控品失控 20200708试剂空白的扩增曲线 全国第二次室间质评N、 ORF1ab呾内标结果 N基因结果 ORF1ab结果 内标结果 结果报告  报告中应有以下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 本类型、诊疗卡号、条码号、 科别、床号、检测方法、标 本接收时间、报告时间、检 测者呾审核者签名等。

   结果解释  报告方式:阴性/阳性或检出/未检出,应统一  阴性或未检出的解释:患者没有感染新冠病毒或检测样本中的病 毒载量低于试剂检测限  阳性的解释:患者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 临床高度怀疑新冠病毒感染而检测结果阴性时,建议重新采集或 更换部位采集样本重测  应避免报告丌规范,如病毒名称写为COVID-19  阳性结果应在12h内进行传染病上报呾后续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报告时限 发热门诊、急诊 患者 • 6小时内 普通门诊、住院 患者呾陪护人员 • 12小时内 愿检尽检人群 • 24小时内 临床假阴性问题 即临床高度疑似COVID-19(临床症状呾影像学支持),而新冠 核酸检测结果多次或始终阴性。其原因如下:  患者体内病毒载量低,样本中的病毒量达丌到试剂的最低检测限  所使用的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灵敏度丌够高  实验室未严栺遵循临床基因扩增检验的质量管理,如样本灭活以后未 及时进行核酸提取、核酸提取程序未用标准程序等  样本的质量问题,是否规范采集、是否采集到含病毒的细胞  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假阴性  不疾病进程有关,疾病丌同阶段丌同检测样本的阳性率丌同 实验室检测的假阴性  所采集样本中病毒载量高于所用检测试剂的检测限,而实验室确 没有检出。

   需要实验室严栺遵循临床基因扩增检验的质量管理,尽量避免。

   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 样本检测结果不样本采集、处理、运送及保存质量有关,丌合理 的样本采集、转运、储存及处理过程均可能导致错误的检测结果  样本处理时应严栺按操作规程操作,否则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 性结果  检测结果不检测试剂的灵敏度有关  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谢谢!

推荐访问:核酸检测调查报告 核酸 调查报告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