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8篇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8篇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从内涵、性质上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郭庆松 阅读提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为邦本思想、整体性思维、入世求实观念等思想理念,则是中国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8篇

篇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涵、性质上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郭庆松

 阅读提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为邦本思想、整体性思维、入世求实观念等思想理念,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手段和治国之道方面需要汲取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家主体性的特点。坚持独立自主和国家主体性特点,并不是闭门造车,是要走既“不忘本来”,也“吸收外来”,更“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是长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现代化。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新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长在中国的现代化 现代化在古老中国大地上早有萌芽。现代化孕育在中国

  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中,现代化追求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安邦的基因中,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国古人的价值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中国古人有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损有余而补不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价值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化根基;中国古人所强调的“天下和平,则灾害不生”“为万世开太平”“先王之道,以和为贵;贵和重,人不尚战也”等重要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中国古人所秉持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等基本理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为邦本思想、整体性思维、入世求实观念等思想理念,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手段和治国之道方面需要汲取的重要思想资源。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文化、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植于中国古人智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焕发出无穷的时代光芒和强劲的精神动能。

 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长在中国的现代化,还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和拓展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人就已经开始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并提出了要“解决建立

  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实践探索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开始提出并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 1953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的重大举措;1954 年 9 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正式提出并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伟大革命。早在 1979 年 12 月 6 日,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97年 9 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向也是到 21 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我们不断拓展并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在内容上加进了“美丽”二字,体现的是丰富发展的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无论从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看,还是从

  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看,中国共产党都是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自己的重要手段和奋斗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社会主义。一个相对落后的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一个有权威、有力量、有作为的政党来领导,这个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也离不开一个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正确制度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社会主义。与此同时,党的领导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现代化生动实践的有机结合,这就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个特色主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淡化“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走出一条立足于中国本土、完全不同于西方、属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相对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所有国家

  总人口大约为 10 亿人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实现的覆盖14 亿人口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可谓不是人类前所未有;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追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可谓不是人类共同期待;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存在的物质富足、精神贫乏问题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强调的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不可谓不是人类共同追求;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达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可谓不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依靠海外掠夺、殖民扩张的手段来实现现代化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强调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可谓不代表人类情怀。以上所有这些中国式现代化的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其根本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所要解决的“元问题”和逻辑起点是什么?这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的是中国特色,而且展现的是中国创造,同时昭示的是中国方案。

 走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式现代化道

  路需要三个方面的重要支撑。

 一是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现在我们说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本质上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引领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重点就是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指导和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系统回答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了逻辑严密、框架清晰、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包括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领导力量、核心主题、发展道路、基本特征、根本价值、总体目标、战略步骤、重点任务、根本动力、推进路径、思想方法、战略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实践推进中必须遵循的。

 二是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有理论自信;只有具备理论自信,才有行动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国家主体性的特点。当然,坚持独立自主和国家主体性特点,并不是闭门造车,任何现代化道路都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取得成功。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走既“不忘本来”,也“吸收外来”,更“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

  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走出活力;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走下去。不走老路和邪路,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我们才能把握自己命运、掌握发展主动。

 三是需要发扬斗争的精神。国家现代化也是一个充满斗争的奋斗历程。仅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一些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于自己的发展历史、路径经验甚至意识形态立场,理论上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国家现代化理论并以此充当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来对其他后发国家进行说教,实践上对外依然抱守着恃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等强盗逻辑,对试图走出一条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采取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手段;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脱离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没能推动国家进步和现代化并出现政治动荡、经济停滞等局面。尽管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他们未必都能从自身失败的教训中走出来而进行重新选择。对于前者,我们需要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对于后者,我们要尊重其选择权,同时在其需要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总之,尽管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对外不掠夺、不殖民、不称霸的立场,与国际社会和平共处,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但这是需要我们在斗争和争取中实现的。

篇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社区治理现代化 经验做法

 城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就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全面提高社区治理效能,不断开辟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新境界。

 抓稳系统化这一基本点。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是推进社区治理系统化的基本点。健全社区治理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作用,理顺治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治理机制和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系统治理,一方面要求各尽其职、各司其事,充分发挥各自的治理优势。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居委会在制度完善、平台搭建、谋划引领等社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创新民主协商议事规程,通过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释放出社区治理效能;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城市社区居民组织等共同参与治理,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让法治理念全面融入社区治理实践;推动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治理大数据“聚、通、用”能力,打造“智慧社区”。另一方面又要求相互配合、同向发力,形成强大社区治理合力。要推动城市社区治理各要素全面整合、系统集成,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等社会治理方式整合在一个系

 统上,把社区基层党组织、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社区治理主体关联在一个系统上,把党建引领、社区服务、群众自治、治安防控、法律服务、风险防控等社区治理业务集中在一个系统上,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信息联通、平安联创的社区治理机制,实现社区“碎片化”治理向“系统化”治理转变。

 抓住法治化这一关键点。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法治化是新时代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关键点。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聚焦社区治理中的矛盾与问题,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将社区各项事务纳入法治轨道,实现规范运行。一是建设法治社区,坚持硬法软法共治。在社区治理实践中,既需要以相关法律法规发挥硬核作用,也需要居民公约、自治规则、道德约束等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发挥软法功效。正确把握好法律法规与自治规范的关系,做到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实现硬法与软法协同共治,推进法治社区建设。二是增强法治观念,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广大社区工作者要树立法治思维,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开展社区治理,并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涉法矛盾纠纷,让法治理念全面融入社区治理实践。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以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载体,抓好普法宣传阵地建设,利用培训、宣讲、现身说法、文艺演出等形式,因地制宜开展普法送法活动,培养居民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好习惯。

 抓实精细化这一着力点。社区治理精细化,是社区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创新,也是衡量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强化社区网格化治理。网格化是一种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的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要按照一定标准细化居民小组为一网格,配备专职的网

 格长和网格员,创新“网格+党建”“网格+警格”“网格化+矛盾调解”等模式,常态化走访民情、了解需求、排查矛盾、发现隐患,实现地域、人员、工作全覆盖,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更加精准有效地解决各种社区治理难题。

 二是精准对接社区居民需求。通过深入调研、逐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围绕民意调查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靶向施策,制定问题清单,精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突出做好“点对点”服务,下足“绣花”功夫,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社区治理更精细。三是培养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积极适应现代治理新要求,优化队伍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打造专业队伍,善于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艺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增强社区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抓牢智能化这一创新点。新时代推进社区治理智能化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要利用新技术赋能社区治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让城市社区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一是打造社区智慧治理大脑。切实做好信息智能化的“通、聚、用”工作,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内外畅通,构建网上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构建应用模型,在对历史案例进行深度学习基础上,基于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基础信息,对社区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大风险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画像,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相关技术进行深度关联分析,进而对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预测并提出解决方案,实现由事后处理向事前治理转变。

 二是构建城市社区智慧治理新模式。要深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构建“1+N”的“大云牵小云”体系,建好管理云、延伸服务链,拓展大数据在公共安全、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示范,加快构建社区智慧

 治理新模式。还要加快构建“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的智慧社区治理新机制,使城市社区治理更加智慧化。

 三是搭建多主体数字化平台。整合社区治理多方面信息资源,创建“治理大数据云”,通过发挥社会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网格化服务管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矛盾纠纷调解、平安建设民意调查等数字化平台的作用,实现对社区数据的梳理、归集、共享和利用。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搭载各类信息化平台,整合社会力量以实现多主体参与共治。

篇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市智慧化和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进路

  作者:许勇作者:许勇(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博士)

  2021-09-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恰当地使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智慧化手段,寻找技术的赋能逻辑,最终实现城市智慧化和治理现代化。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有温度成为城市的体感。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城市的主人是城市人民,城市一切的建设成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智慧化手段的目的也不例外。智慧化手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智慧化的投资、消费、生产,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带动生产力提升,而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将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提

  升。智慧化手段可以促进民生质量的提高,推进智能医疗、智能养老、物联网监管、区块链金融等都可以大大提升服务的能力,提升人民对城市温度的感知。城市的建立就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应该让更多的人通过智慧化手段享受智能红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用智慧化手段化解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难题。

 二是布局适度超前,让有余 量成为未来建设的优势。近些年,智慧化手段飞速发展,要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基建布局。但科技的发展极为迅速,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布局适度超前是必然选择,否则可能会面临上马即落伍,竣工即淘汰的困境。具体来说,至少要布局超前 5-10 年的算力储备,智能时代的核心动力是算力,如果没有足够的算力,人工智能、区块链的新基建设施就很难发挥作用;要超前布局足够容量的城市网络管线,推进架空线入地工程,避免过度开挖导致的资源浪费,为未来 6G、物联网等建设留好余量;建设相应的数据中心和“一网统管”平台是实现可视化、智慧化治理的有效方式,相关布局也要留足余量,留好发展空间。

 三是加强人机融合,让高质量协作成为城市治理的帮手。随着智慧化手段的布局,人和机器的关系也随着技术壁垒的消除而日益“亲密”,“人机协同”工作成为未来社会重要的发展趋势。实现人机协同,需要提前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政府管理者的培训,提高其应用智慧化手段的技

  能水平。同时开发者要提高技术的友好度,人与人工智能工具交流、沟通、协作过程中,技术的友好度是非常重要的,要从人的使用习惯、反应速度、接受能力等出发,做好机器的设计和管理。人机融合中要确保人的主体性,不能让机器完全代替人的决策和思考,要避免“智能滥用和霸权”的出现。人机融合是实现智慧化的前提,人的专业化是治理的必然选择,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驾驭专业的智慧化手段,将助力于实现智慧化治理,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四是坚持有限使用,让有规制成为智能技术安全应用的保障。城市建设要避免千城一面,各个城市要结合独特的城市文化、市民特质等来驱动城市治理体系的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应融入在技术治理之中。我国城市建设既要发挥技术高速、准确、广泛的优势,又要通过技术来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技术与社会伦理的良性互动。在推广智能技术的同时,要有限制地使用技术,尤其避免过度使用技术而导致的侵犯隐私、技术依赖等问题,比如要确定智能摄像头的使用有限范围,最小规模、最大效用地布局摄像头的位置,确定调用录像的权限和使用规则,守护人民安全和便捷的同时给其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和信心。同时,要在规则的框架内实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避免无序的推广和扩大化的数据采集,实现有效加高效的技术赋能治理。

 五是制订数据标准,让有规则的数据共享打破数据藩篱。伴随着城市智慧化的进程,善用海量的数据将成为辅助治理

  的数据源,但非标准化采集的数据会导致数据处理极其困难或者无法处理和共享,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数据的标准化,提升数据共享的效率。首先,要制订数据标准,诸如马路违停、电梯安全、施工噪音、社保咨询等居民关心的事项,应建立标准化的采集模式,实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要避免基层的重复报送,用数据的共享化流动减轻基层数据重复报送的负担。其次,要设定数据使用权限,确保有权限才可查看数据。伴随着海量的数据产生,数据的用途将会非常广泛,如果不慎泄露,后果会非常严重,而一旦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于诈骗、诱导消费等用途,将导致民众对数据中心的不信任感。因此,要依法保护数据安全,设立严格的数据使用和访问制度。再次,要制订调用流程,实现数据的跨部门共享,政府正在进行此方面的努力,大量的数据中心方便了数据的流通和使用,而简单、可溯源的调用流程则需要系统化的设计,从而避免因为过于繁杂的程序设计阻碍了共享的流程。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布非敏感数据,支撑市民生活决策,诸如景点客流量、地铁拥挤度等可以公开或处理后可以公开的非敏感数据可逐步实现在政务平台的公开,方便市民在出行前或生活中开展决策参考。

 综上,实现城市智慧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工程,需要系统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方式,要在应用中加强理论思考,同时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应用实践,最终赋能居民的美好生活。

篇四: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代化治理与治理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已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治理理论的发展诉求和治理实践要解决的问题相比之前都有明显变化,现在面对的是现代化国家的治理问题,即现代化治理。同时,治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本身也提出了新要求,治理理念、治理目标和治理方式都要与之相适应,即治理现代化。在同学们出发去基层实践之前,我就这些方面谈四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01 认真学习理论:掌握治理现代化所需的复杂知识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会主题。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国家治理进入现代化阶段的前瞻认识和明确要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有相关的重要文献,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

 国内外看,“公共治理”是最近二十年迅速形成的学术热点,与以往的“公共管理”相比,“治理”不仅仅是概念的更替或词语的变化,还意味着传统的以政府为主“管理”的公共事务可以成为多方共同“治理”的公共事务。这种转变源于理念的转变,源于治理实践的进展以及学术界提供的

 新分析框架。至少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民教育水平提高和技术进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在不断成长,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和能力增强,政府不必对社会责任的所有方面事必躬亲;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更加普遍,大数据技术更是能够汇聚多种信源,各方面参与社会事务所需要的信息获取和表达意见渠道更便捷及时;三是国内外治理实践表明,随着治理理念、治理手段和治理工具的丰富更新,许多公共事务的处理不必采取要么政府管理,要么市场或公民自行决策这种两极分类法。

 已有大量“共同治理”的实践、实验和试点被证明是有效的。村民公约、社区公约、市民守则、平台规则等都已证明,只要参与各方都“同意”并出自利己、利他的双重意愿能相互有效激励和监督,就可以共同治理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治理问题,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企业承诺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周边居民的教育水平和科学素质使他们对排放超标废气废水带来的损害很清楚,并对这种行为“盯住不放”,而且互联网提供了许多将污染源公之于众的渠道,还有许多社会组织能够提供监测手段、上门劝阻、上网曝光甚至提起公益诉讼。再如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往要靠政府承担主责,现在大型平台上大量生产者、消费者聚集并进行海量交易,而且平台有技术手段可以获得交易行为的具体数据,消费者也可

 以通过评价体系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平台有必要也有能力构建起局部共治体系,以平台守则作为制度设计,以技术手段做出可信承诺,以评价体系作为信息公开和相互监督的渠道,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基本遵循,由此成为塑造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局部共治体系的重要一方。换个角度来说,数字时代平台交易高频海量,以政府为主的传统监管方式几乎无法应对,需要多方共治模式。

 总之,“治理”相对于“管理”来说,参与主体更多,要平衡的关系更多,要关注的实证问题更多,背后的知识体系跨界且复杂,需要认真学习再学习。例如,各位如果看看“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理论”,会对政府行为特点有更丰富的理解,也会对不同身份的治理参与者的行为有客观而不是极端的看法;如果熟悉“路径依赖”“增量改革”“存量改革”这些观点,就会在面临多种工作路径选择时多一个有用的思考角度;如果明白“公共品”“机会成本”这些概念,就会在增加某项公共服务项目时更稳妥慎重;如果知晓“技术秩序”“网络效应”这些数字时代的秩序形态,就会从多个角度理解平台监管问题。多数同学是理工类学院的,因此在社会实践之前多看些理论文献,会增加一些认识和底气,多一些看问题的角度。

 02 立足国情与学习借鉴:理解中国现代化治理的共性与特色

 中国已经开始现代化新征程,“现代化”是一个共性色彩浓重的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又是一个特色鲜明的表达。这是我国国家治理要处理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从一定程度上讲,共性主要体现在治理问题上。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进入现代化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增强和更加多元。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国家事务的愿望也日益增强。现代化进程有其规律,我们会碰到先行国家曾经碰到的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共性挑战,一个个局部治理困境就有可能转化为全面的治理困境甚至治理危机。现在,我们面对的老龄社会治理问题、社会公平治理问题(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科技伦理治理问题(基因技术应用、个人隐私保护)、金融稳定治理问题(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都是高收入国家面临的治理难题。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相似的经济社会问题,我们无法置身其外或者轻易绕过、迈过。

 而特色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我们的治理目标、治理载体、治理工具等方面。从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特点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等是基本原则和要求。这些原则和要求,经过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检验,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做学理化梳理。例如,有学者就从中国的治理经验中提取了若干重要学术概念,如保持政治稳定和政策连续的能力对长期发展很重要(可信承诺),在保护私有产权的制度缺失时,它可以被视为另一种形式的产权保护承诺,并且在相关法律制度出台和完善之前,切实起到鼓励民间长期投资的作用。现在,要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效、更匹配的治理能力,这必然又是重大的学术理论课题。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发展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立足国情并随形势变化不断改革创新和开放借鉴。改革开放初期,正是因为我们理解了激励约束、分权确权、价格信号和有效监管等都是激发发展动力的基础性制度元素,才会推动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此同时,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因为立足国情和理解共性,才会有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农村改革,才会有从承包制开始的城市改革,才会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确定,才会有稳定压倒一切、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稳定这个一以贯之的坚定方针。一种治理体制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看治理实效,

 我国保持四十多年高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在持续动态调整中国家治理的高水平。就连一些国外著名学者都认为,中国经验显示了更多关注制度的职能而非制度的形式的必要性,“条条大路通罗马,超越制度照搬”。今后,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面临多种挑战。我国公共治理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续研究现代化建设阶段国情变化对国家治理提出的新要求,继续介绍和借鉴国外现代化阶段的治理经验。

 我所讲的这些看上去很抽象复杂,不过同学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各位要面对发展目标更多元的挑战,数量与质量、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环境等,都是等量齐观又相互制衡的目标,良好的治理设计能够寻求共识,能够平衡各方又适当突出关键问题;同学们要面对社会诉求更多元的挑战,不同群体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诉求都会加强又各不相同,离散度增加,要寻求共识,要平衡各方又要能适度多关注弱势和弱声群体。上述每个方面的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权衡和选择将成为现代化治理的新常态,因此需要一个能容纳多种复杂关系的知识体系,包括能够理解特色和理解共性的双重知识体系。同学们如果有志于从事国家治理相关领域的工作,就要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03 基本面和轻重缓急:观察和思考具体治理问题的重点 短期基层实践最重要的,是努力理解问题的基本面和学

 习如何把握好复杂问题的轻重缓急。

 根据同学们的实习层级和岗位特点,大家可能会碰到下面一些容易困惑或值得思考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发展规划岗位实习,做规划时如何将有限的公共资源配置到看上去都很重要的领域?例如财政增加基层服务经费时,面对很多服务需求,应该将经费优先用于哪些方面?在招商引资岗位实习,如何确定适宜本地的引资项目,既符合当地特点又有市场竞争力?在综合管理岗位实习,如何在可以增加公民权益时寻求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最大可能空间,或者在公民权益减损难以避免时寻求各方能够妥协和接受的“最不坏”方案?在执法岗位实习,如何在处理对错显然的事件时尽量让当下损失最小化和规则执行可持续?这些时候,理论可以提供重要参考,但理解问题的基本面和知晓事态的轻重缓急同样重要,最终要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判断力。

 在实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严格要求自己”和“努力做好事情”的差别。可以借用“善政”和“善治”这两个概念来表达。善政是有一个“好”政府,亲民为民,亲力亲为,公正守信,廉洁自律。而善治则是能够促成高效的全社会共同治理机制,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善治必须有善政,但善政是善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无论高层决策还是基层办事,都需要有好的政府,同时有好的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这个要求在今后会越来越重要。同学们要深入实践、

 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要多岗位锻炼,才能体会到不同地位主体的立场和利益。碰到复杂问题,要先知晓各主要相关方的观点再做判断,特别是行政相对人和利益受损方的观点。

 再强调一点,希望同学们在理解治理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能保持足够的执着和耐心,不要因为分歧多而放弃公共立场,无原则地妥协,随大流选择简单易行的路径,至少不能放弃思考。治理领域的年轻一代从业者,要培养自己在不同观点广泛表达的基础上寻求治理方案的能力,也希望同学们在均衡的基础上多一点人文情怀,努力感知弱势群体、弱声群体的体验和诉求,带着更多边缘化的成员共同前进。

 04 培养公共情怀:公共治理从业者的特殊要求 公共治理是一门科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积累。同时,公共治理也是一种承诺和责任,需要从业者具有公共情怀。我先举一个例子:日本处理“钻石公主号”邮轮和我国处理“歌诗达赛琳娜号”情况的对比。2020 年 2 月 5 日,从日本横滨出港的“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发现了 10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邮轮在海上漂泊将近一个月无处停泊,3 月 1 日才在横滨港全员下船,最终船上 3 711 名乘客和船员中累计感染人数高达 712 名,其中有 13 名患者不幸去世。2020 年 1 月 24日(农历除夕),天津市接到从天津出港的“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有发热者的告急信息,立刻进入备战状态。1 月 25日也就是农历大年初一凌晨 1 时,载有 4 806 人的邮轮远端

 停泊,卫生防疫人员立即登船排查,确认了 17 位发热者,并由直升机将样本送去检测,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接到信息后 24 小时内,下船乘客和后续航班乘客共 8 000 多人全部疏散和安置完毕,其间的决策难题和冲突解决难度可想而知。

 这就是公共事务领导者的担当和情怀。许多紧急状态下,情况并不完全清楚,比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如果说知识是力量,那么情怀就是方向。危机出现时,责任与担当的核心是一个舍字,能够舍,才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来定,出了问题我担着。同学们刚刚走入社会,不会面对如此重任,因此我们的担当要体现在塑造自己综合能力的责任心上,踏实学习,努力实践,认真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应对种种挑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职人员,以后面对紧急复杂的问题时能够冲得上、顶得住。

 最后,希望同学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与现代化治理相关的许多问题是新的,例如,现阶段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构成,数字时代的治理问题,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转之间的关系处理等。同学们有专业知识,有学习本领,有分析能力,在虚心观察和学习的同时,面对岗位需求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表意见,以自己的知识真诚交流和奉献。相信基层的同事们也非常期待你们的到来和贡献。实习是难得的机会,在这个海量信息源源产出的时代,希望同学们要有

 定力,不要被太多信息带入一种匆忙恍惚的状态,而是要安下心来,胸怀大局,脚踏实地,一件件做事,一步步长进。

篇五: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建引领推动社区协商治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协商治理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体现,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治理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现代化体系中的诸多重要原则和体系运行方式,也将以协商治理的形式来贯穿和体现。因此,让社区协商治理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阵地,把协商治理工作机制优势转化为基层社区治理新效能,关键是完善党对社区协商治理的引领机制。

  完善社区党组织全面领导机制。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制定社区协商微权力清单,合理划分社区协商议事的领导权、议事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厘清社区协商治理权责边界。首先,突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赋予社区党组织全面领导权、协商议事会议事权、社区居民委员会执行权、协商监督委员会监督权,构建分工明确、密切协作、有机统一的协商治理组织体系。其次,通过微权力清单,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权贯穿协商流程的各个环节。依托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制度,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协商议事会、协商监督委员会的负责人制度,保障社区党组织在确定议题、组织开展协商、协商结果落实及评估监督等环节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动员、有序推动、监督落实的作用和功能,以保证社区协商治理不偏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实现全过程民主,保障人民有效参与社区治理。

  完善社区党组织宣传动员机制。制定协商治理主体清单,为社区党组织宣传协商治理、发动群众参与提供依据。首先,根据协商的内容和专业性要求,把社区相关组织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纳入协商主体清单保证不缺位,合理确定协商主体和动员方式,保证利益相关方多元参与。其次,把相关个体纳入协商主体清单,在开展协商治理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提、自己议、自己决、自己管、自己评”,让协商的意识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步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的转变,保障协商主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同时,依托社区党员“双报到”制度,建立党员定期、划片联系群众制度,把党员培养成社区治理的领头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动、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协商,激活群众参与社区协商的内生动力,培育群众协商意识,让群众遇事“想协商、会协商”,推动社区事务“民事、民议、民决”常态化,以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形成基层治理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完善社区党组织多级协商联动机制。基层党组织既是社区协商治理的重要载体,又是推动社区协商治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堡垒。一是由于社区协商事项涉及的范围有大有小,建立“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立议”议事规则,依托社区党组织的组织体系,搭建多级协商平台,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将涉及面广、利益主体多、政策难以全面兼顾的公共事务和居民自治事务,组织各个层面广泛协商,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实现共为。二是建立大事、中事、小事“三事分流”制度,将涉及面广、涉及的利益主体行政层级高以及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而社区党组织无力组织协商、也无力整合资源解决的大事,由社区党组织按照组织程序逐级提交镇街协商议事平台、县区协商议事平台、市级协商议事平台协商,最大限度地回应群众诉求,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过程中,把群众吸引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同时,依托党组织体系,构建起群众广泛参与、多级协商联动、多方协同的社区协商治理网络,推动楼、院由“无主管”向“居民主导、管理有序”的协商联动治理转变,及时解决百姓“烦心事、操心事”,实现党组织对社区治理全覆盖。

  完善社区党组织协商治理定向把关机制。一是建立社区党组织审议议题、确立议题和公开议题制度。一方面,社区党组织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采取民情家访、楼院杂谈等方式,定期收集汇总群众各方面诉求,研究确定协商议题,对收集的议题进行审核把关,保证协商方向不偏离。尤其是对国家法律法规、上级党委已经有明文规定的事项,及时向群众作出说明,不予纳入协商。另一方面,确立协商议题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协商主体及社会公开,同时公开相关信息、协商时间、协商地点、协商形式及协商议事程序,接受社会监督,保证社区协商治理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致性。二是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协商主持人制度。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按照协商规程组织开展协商,包括介绍说明协商议题、宣读协商议事规则、

 组织协商主体轮次发表观点、展开商议讨论、表决形成协商成果、公示协商成果等。尤其要按照主持不偏倚、议事不跑题、发言不超时、倾听不打断、文明不攻击、尊重不质疑等协商规则,主持引导协商,保证协商议事规范有序,保障协商主体平等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完善社区党组织监督评价机制。社区协商治理能否实现“协以求同、商以成事”的目标,关键在于“督以善事”。一方面,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由“两代表一委员”、居民群众代表和利益相关方组成的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落实,由第三方负责评估的协商成果落实、监督、评估体系。同时,社区党组织领导监督委员会,根据第三方的评估结果,对居委会落实协商成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此外,对需要提交上级党组织协商解决的事项,由街道党工委协助社区党组织跟踪协调落实。另一方面,对协商成果落实情况,由社区党组织及时向协商主体通报,通过各种方式在社区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具体来讲,对办结的协商问题,社区党组织要及时跟进回访、反馈,主动接受党员群众评议,让群众感受到社区协商是“真协商”。

篇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城市养老模式及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 目 目

 录 引言................................................................................................................................ 1 一、相关理论概述........................................................................................................ 1 (一)养老服务体系............................................................................................. 1 (二)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1 1.养老服务提供的主体................................................................................... 1 2.养老服务体系的划分................................................................................... 2 3.养老服务的主要方式................................................................................... 2 二、X市养老模式分析 ................................................................................................ 3 (一)X市老龄化现状 ......................................................................................... 3 (二)X市养老服务进程 ..................................................................................... 3 (三)X市社会保障现状 ..................................................................................... 4 三、X市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 5 (一)政府方面投入欠缺..................................................................................... 5 (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6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6 四、X市养老模式完善对策 ........................................................................................ 7 (一)整合养老资源............................................................................................. 7 (二)产业化发展................................................................................................. 7 (三)提升服务水平............................................................................................. 8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1 引言 我国的人口基数很大,人口老龄化比较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老年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一位,到目前为止,已经靠近 1.7亿。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老龄人口在 2020 年将会接近 2.5 亿,老龄人口占有的比例不断上升,老龄化水平高达17%。在如此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的社会背景下,选择哪种方式养老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和家人面临的一个特别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了 X 市养老模式现状。对当前 X 市居民居家养老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情况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能够充分调动政府、社区和家庭三种资源并形成相互扶持,相互支撑的社区模式,并针对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对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来临之前的新型养老的新模式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新型的养老模式对减轻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的养老压力,坚持以人文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养老服务体系 福利国家及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形成了以养老服务为核心的养老服务支持系统。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需要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年人群心理诉求与基本需要相匹配、与工作者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相关,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包涵各种要素以及相关服务理念、管理模式、监督机制的总和。

 (二)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1.养老服务提供的主体 世界范围内,养老服务的供给者经历了从“国家—家庭”二元主体到“国家—家庭—社区—市场—社会组织”多元主体的演变,依据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区分出家庭、社区和社会三种养老服务体系。其中家庭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来源于老年人的配偶、子女及亲朋好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提供主体主要来自于老年人所在社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提供主体则由政府、企业、慈善机构和社会组织组成。我国当前的养老服务提供主体以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为主。

  2 2.养老服务体系的划分 进一步解析养老服务体系,根据服务内容的详尽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基础性和非基础性养老服务体系两种。基础性养老服务体系是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家经济实力相关联,面向全社会的老年人群,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广覆盖、低水平、不全面但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的指标体系;而非基础性养老服务更多的强调量身定制,全面满足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的,高标准、高层次的服务体系,是一种老年人幸福感的提升机制。

 3.养老服务的主要方式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服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具有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心理寄托,对于老年人在心理慰藉、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具有其他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老年人内心更倾向于在熟悉的环境中、在子女的陪伴下安享晚年,但随着传统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的改变,传统家庭的日趋小型化以及普遍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而家庭中子女数量不断减少,老人子女异地而居现象愈加普遍,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受到严重削弱,已经很难承担我国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服务的供养责任。

 (2)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以“家”为平台,依托家庭住所所在的相对稳定的社区,由政府、社区的合力在“家”的层面上提供照护服务。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由政府部门出面牵头,组织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的大龄下岗女职工,使她们成为社区内卧病在床、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的照护人员,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从心理学观点而言,人到老年,容易怀旧,多数空巢老人更加容易患得患失,他们既希望居住在熟悉的环境里,又希望得到专业的照护与陪伴。居家养老符合老年人的心理期望,有助于老年人保持精神愉悦,心情舒畅,乐享晚年。

 (三)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社区为重点,将视角从家庭中剥离到社区,把社区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老人仍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居住地点没有发生变化,老年人可以在继续享受家庭带来的天伦之乐的同时享受到社区更为全面系统的照护服务。如在社区内成立的老年服务站、服务设

  3 施和服务人员是社区养老的基础,兼具日间照料、夜间陪护两大功能的托老所或者养老服务中心是社区养老的重点,这不仅可以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相对更加专业的养老服务。当然社区照顾的重点人群为社区内居住的失能老人、独居老人、日间无人或者家人无力提供照护服务的群体。社区服务涵盖医疗养护型服务、日常照料型服务、情感护理型服务等等,通过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或由养老服务中心指派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等来完成社区养老服务。国外有专门的退休社区、公寓式的养老社区,我国也在不断发展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

 (四)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以机构为主体的养老方式,其服务以具备各种专业功能的养老机构为载体实施养老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深入,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都需要专业机构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对于失独老人而言仅仅是需要一个养老场所,而对于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则是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人员与服务器械、服务设施,这无疑是对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服务体系的强烈挑战。机构养老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体系化的照护服务,可以减轻子女长期护理负担、弥补传统家庭养老的不足,也可以使失独老人、空巢老人、失能及半失能老人得到全面护理的系统照顾服务。

 二、X 市 市 养老模式分析 (一)X 市老龄化现状 人口基数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自计划生育以来,中国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由老龄化引起的问题不断凸显,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中国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1.增长速度快且增长高发期持续时间长。2.区域间老龄化差异大,发展不平衡。3.呈“未富先老”的状态。老龄化使青年人口比重下降,导致社会劳动力供给不足,带来经济负担的同时加重社会养老保障的负担 [1] 。

 (二)X 市 市 养老服务进程 X市政府2017 年2 月发布《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城市积极性,扩大现有的养老服务业层次规模,满足社会多层次、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使养老服务政策成为应对城市人口老龄化、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坚强后盾。政策主要内容为,到 2019 年,建成“双统双分”工作体制和市、区县两级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服务外包、公建民营、连

  4 锁经营、开放经营和“三网融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建成适度规模、覆盖城乡、弱势人群得到保障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全面提升服务的标准化和职业化,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城市社区,努力实现 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能够建有自己的社区综合服务站点;全市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千人,从事养老服务的照护人员持证率达到 65%以上,实现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床位与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比例达到6.5:3.5,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明显提高;使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带动就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从业人员达到 10万人以上 ① ;对养老服务业的税收实行优惠政策,对养老服务组织、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出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行业规范;市本级福彩公益金留存部分的50%以上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同时采取直接补助、小额贷款、参股产业基金、项目补贴、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投入资本等方式,努力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注入养老服务业。截至2019年9月底,X市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核定一次性建成补助及运营补贴,鼓励新增养老床位 2350张;新改建养老机构225家,新增床位7626 张。

 2020 年年初发布的《X 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提出了五点政策意见:一是完善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的居家养老;二是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展开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三是加快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加快失能、半失能老人长期监护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养护型、医护型、介护型养老机构及临终关怀机构建设;四是加快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已建设施的无障碍改造;五是加快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队伍人员素质,壮大服务队伍规模。

 (三)X 市社会保障现状 2014年10 月1日起《X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办法》在 X市开始施行,对于市辖区内年满 60 周岁以上的公民坚持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老年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合法权益。明确指出家庭赡养的义务及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应根据职能要求,认真做好老年人福利保障工作。2019 年民政部首批高龄津贴达到发放标准的六个省、市、自治区中就有 X 市,同年 X 市实施对

  5 于社会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各种养老服务机构不断发展。2017 年初,国家老龄办选择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六个省参与联合国基金会的人口研究,确定全国和试点省市的老龄保障事业发展方向,年末的评估工作显示 X市阶段性的完成了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中期规划。2018 年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到14.1万人,比上年下降8%。2020年8月,X市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 31.1 万人;发放老年乘车卡410883张。以上有关 X 市老年保障政策的沿革体现了 X 市切实关注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努力打造老年人养老服务机制。

 三、X 市 市 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方面投入欠缺 近五年来,X市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 70多个街道,250 多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不断的完善了相关的基础设施,承担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的主要任务,为该市的养老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大部分服务中心只是提供场地,缺乏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大部分情况下,老人只是自娱自乐,不能为老年人带来新的不同的精神生活;还有一些开展了服务特色的社区服务中心,但存在着收费过高、设施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还有些服务中心虽然承诺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并建成了基础活动场所,但是由于资金的限制,承诺的很多内容得不到兑现,提供的实际的服务内容...

篇七: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1 年 11 月 26 日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今年 4 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集聚多元共治合力。城乡社区治理是一项线多面广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政府、社会、个体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实现共同行动、资源共享。加强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基层政府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主导职责,促使其加强对城乡社区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不断提高依法指导城乡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

 自治组织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其开展社区协商、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激发城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在城乡社区发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等各类社会组织,创新城乡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

 优化 社区服务格局。城乡社区治理要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实现便民化、惠民化,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研究制定社区服务条例,完善支持社区服务业发展政策,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创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社区综合服务、兜底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社区延伸,推行区域通办和跨区域办理。采取项目示范等方式,实施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探索社区服务机构与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合作机制。围绕群众的民生需求,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依托其开展就业、养老等服务,合理规划建设文化、体育等自助服务设施。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高校毕业生等从事社区工作。

 提升智慧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需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城乡社区治理手段、模式、理念创新,以数字化推动治理精细化。统筹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应用终端建设,强

 化系统集成、数据融合和网络安全保障,提高城乡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建设,完善社区与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建设开发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和简便应用软件,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提升政策宣传、民情沟通、便民服务效能。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公共服务。

篇八: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社会治理现代化:缘起、基本内涵与推进路径

 在 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各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一条下面,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为我们新时代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那到底为什么要提出一个全新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其提出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其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在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工作中又要如何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呢?搞清楚这些问题,无疑对更好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切实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工作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下面本文就尝试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缘起、内涵和推进路径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期能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更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所启示。

 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提出缘起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最早是在 2018 年提出的,当时的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延安干部学院的讲话上首次提出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同年 12 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启动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试点改革[1]。市域社会治理的提出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在面临诸多变化和新的问题之下所推出的一个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创新。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2020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 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 2019 年也达到了 44.38%。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城市快速发展,特别是使得大城市面临着人口越来越多、资源相对不足、城市承载力不足等问题,而乡村则面临着人口流失严重、空心化、资源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向,通过城乡融合,实现以城带乡,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有这样,发展才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这一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之下兼顾解决城市发展膨胀和乡村发展萎缩这两个问题,最终通过互促、互融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这在《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各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要的中央文件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决定》提出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政策主张,这其实也是为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趋势之下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发展指明了方向,即要推进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理体系。而要推进社会治理的城乡一体化,那原有的县域社会治理模式无疑已经是不切合实际了,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将城乡都涵盖进去,并且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样的一个大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之下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理工作都囊括进去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于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就应运而生了。那为什么说市域社会治理就能成 为更好衔接、贯通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这样一个体系和模式呢,这就要从它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

 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的基本内涵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新概念对位的是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这个已有概念,其核心词是市域社会治理。那到底什么是市域呢?它和县域相比较的话又有哪些不同呢?一般认为,这里的市域是指“以地级市为行政区划所确立的区域范围,包含市、县、乡、村在内的所有区域范围”[2]。这个界定就表明,“市域”是包含“县域”的,市域本身就是一个城乡综合体。同时,对于市域的“市”一般我们还认为应该是设区的市。陈一新指出“市域社会治理就是以设区的城市为基本治理单位”[3]。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设区的市具有地方立法权,这对于立足本地区实际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无疑具有十分巨大的优势和作用,这也成为了市域社会治理相较于县域治理的一个巨大优势之一。

 市域和县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层级的不同和所能容纳内容的差异。县域在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是处于最基层的位置,是处于“直接接触社会的接触点的位置”[4]。而市域在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则是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中枢位置。也正是这样的中枢位置,让其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矛盾纠葛日益复杂、城乡交流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之下,具备了更好的以城带乡

 的内在作用、以点带面的强大辐射动能,从而成为了统筹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的最为有效的载体。相对于市域的层级和功能,县域治理由于其偏重一县,在治理空間、治理层级和治理资源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形势之下,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之中,其作用的发挥受到越来越大的局限。首先,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县域下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流动加剧,从前的熟人社会逐步向陌生社会转变,以往在县域范围内就能干预化解的社会治理问题,现在越来越难以解决,这也就直接导致以往县域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治理实践,改革变得势在必行。其次,中国现在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得县域治理受到很多的束缚,难以更好发挥作用,做到有效治理。这在以前同质化多于异质化、熟人化多于陌生化、静止治理多于流动治理的环境下还能应付,可是一旦变成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融合成为主流趋势的当下环境时,其治理的薄弱就肉眼可见了,亟需一个更高层级能够统合更多治理资源的主体来推进治理。再次,县域治理在面对基层治理实践越来越表现出“内卷化”倾向时往往有心无力改变现状,在集权式压力型的宏观治理体制之下,县域之下的各地基层虽说都在搞治理创新,各类创新也层出不穷,但是往往都是有名无实的多、切实有效的少,具体的实践案例多、可普遍化推广的模式少。而在县域这一层级是无法真正统筹协调好基层创新,做到既兼顾立足实际创新又能够提炼升华为模式进行大范围推广落地的,同时在具体治理中还会表现出对于解决社会转型中一些内部深层次的问题在基层实践中不同表现的具体问题方面的能力不足。这些基层治理的困境,是县域社会治理本身固有的不足造成的,同时也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的要求、新的问题、新的状况的客观大制度环境所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打破这些僵局,那就需要我们在制度创新上做出突破,在治理格局上进行革新,以一种超越其上的视野来重新回望关照这些问题,以降维打击的思路来重新破解这些困境,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主客观形势之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也就显得正当其时、势在必行了。

 分析完了市域社会治理,我们再来完整地审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呢,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陈一新曾明确指出,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包含三大部分,即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5]。所谓理念的现代化,就是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是要转变治理理念,从以往县域为主的治理转变为市域为主的治理,在治理的能动性上更加积极主动,在治理的举措创新上更加丰富多样,在治理的主体涵盖上更加多元统筹,在治理的内容目标上更加注重民生注重民众注重现代社会风险控制。所谓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要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主轴,更加科学合理地建构起完善的治理体系,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企业、民众等等相关利益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多元协商共治,这其中要强化三条主线,即自治、法治和德治,建构起三治结合的良性互动治理体制机制。所谓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强调我们的治理结果是切实可见的,即实现治理有效,无论是理念的现代化还是体系的现代化最终都将展现为能力的现代化,展现为实实在在的有效治理。具体说来,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增强“八个本领”、做到“五个过硬”,最终做到对“七个能力”的提升。

 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底层创新,既需要中央统筹安排,也需要各地方依据自身实际和特点进行摸索创新。总体来说,主要应从以下 三个方面来展开推进。

 (一)随着从县域到市域社会治理重心的转变,大力推进治理政策转型,强化顶层制度设计 以市域为主的社会治理政策和县域为主的社会治理政策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个在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上一定要注意,以使有針对性地进行修改完善。一是要改变以往重城轻乡的治理思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之下,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才是应然之途。这必然要体现在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中,比如对城乡户籍、城乡社保、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等一系列内容的重新校规,也许不能一步到位,但要逐步消解差异和分隔,实现一体化是必须要逐步来推行的。二是要积极践行双向治理、智慧治理。从管理到治理,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其内在蕴含的其实就是从单向的管控向双向的协商沟通、多元的治理转型。而在市域社会治理的语境之下,我们要更多的采用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高效的科技手段,比如天眼监控、大数据管理、区块链技术等等,将这些高科技与先进的治理手段,比如协商治理、多元

 共治等结合起来,最终实现高科技、高效能之下的市域社会治理。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域的独特作用和功能,打破条块分割带来的机制僵化,向协同治理、源头治理转变。设区的地级市这一级能够更好地统筹治理资源,实施治理举措,其立法权让其能够根据当地的特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政策、建构治理制度,最终实现更加有效的特色治理、灵活治理、动态治理。这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在具体政策制定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来,将其充分发挥出来,见成果、见实效。

 (二)结合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的时代特点,大力打造省市一级与市域社会治理相互兼容的综合机制 市域社会治理,一方面要加强省级统筹,以营造本省更好推行市域社会治理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市一级的具体推行,让市域社会治理能够真正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省、市级别制定政策、构建制度的时候,要做到上可以与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的大形势兼容契合,下可以与本省、本市以及各个区域的基层治理创新相互衔接,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治理效能。一是要一方面遵循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立足于本地的治理实际,实施分类治理。在具体的实施中要多维把握当地特点,充分贴合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总结经验,构建机制,最后再将其放到实践中不断打磨,实现制度的动态化、治理的动态化。二是要及时关注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治理。针对治理实践中产生的热点、焦点问题,要及时关注、全程治理,提高治理的有效性。三是要以三治融合为基本手段和载体,在市域社会治理的大框架之下探索更好发挥三治融合的机制途径,建构起三治融合为主体的综合治理模式。在具体实践中,三治融合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也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和标准所在,以多元的方式、创新的理念将三治贯穿在市域治理之中,以发挥出最大的成效。

 (三)立足各地具体实际和现实特点,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多元举措 市域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市一级的统筹,以达到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的目标。这其中最大的一个优势还在于,在市域统一统筹设计之下有足够大的空间能够容纳视域下各基层实体的创新和改革,从而让每一处的社会治理都能贴近实际、接地气,为民众所接受,符合其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发展的现实状况。所以,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之中,特别是在微观层面的制度实施和基层创新的层面,一定要注意发挥出市域社会治理的这一优势,在保证市级层面做好统筹和顶层制度的设计之外;一定要留有能充分包容基层不同治理创新的空间,给予其时间,最终做到多元化的治理模式,将治理成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谢小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J].理论学刊,2020,(6):86-94. [2]

  徐汉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J].理论探索,2020,(1):13-22. [3]

  陈一新.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9-05-21. [4]

  徐勇.“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若干个案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6):2-7. [5]

  陈一新.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理念体系能力现代化[J].社会治理,2018,(8):5-14.

推荐访问: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中国 治理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