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论文1500字3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论文1500字3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论文1500字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心得体会议论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rd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论文1500字3篇,供大家参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论文1500字3篇

篇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论文1500字

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心得体会议论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将发展理念、实践要求、价值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导向,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体现在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提出了关于未来国家制度的主张,并领导人民为之进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人民立场作为构建国家制度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政治立场,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后,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各方面体制改革,以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式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转化为国家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之中,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体现在政策制定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使民之所盼成为政之所向。制定政策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政策实施中,积极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关切,根据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和需要对政策及时作出调整。强调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体现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体现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随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949 年的不到**元增至 2019 年的 30**元;人口素质全面提升,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80%下降到目前的 4%以下,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跃居世界中上行列;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35 岁提高到 2018 年的 77 岁。在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基础上,我们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正确处理先富、后富和共富的关系,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2020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的重要一步。

   党的十九届*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 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随着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实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篇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论文1500字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 0 2000 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 203 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党的十九大报告始终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通篇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论述大会主题、新时代特征、基本方略时都有生动精彩的表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作为 9000 万共产党人的一员,如何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就需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什么?怎样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如何为人民谋幸福,实现共同富裕? 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至上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当中,一直强调“仁”这个字。“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会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无不围绕仁展开,三纲五常是儒家倡导的基本社会伦理准则,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仁”的本意是亲和的意思,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由此推导出为政者对于百姓的关切,进而再推导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这样一种关切。所以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当中的这种仁的思想、仁政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当中的优秀基因。

  1938 年,毛泽东同志在会见平民教育会诸述周时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的态度,看你是想和老百姓做朋友,还是站在老百姓的头上压迫他们,只要和他们接近,和他们打成一片,他们自然相信你,随你要他们的钱,要他们的命都可以办到。只要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何愁没有人上前线,何愁没有人抗战?”毛泽东同志将党群关系比喻成鱼水关系,他说“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离不开水啊!” 1981 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时期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基本内涵作出了新的概括:“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 平同志有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朴实的话语,明白无误地道出了邓小平群众观的思想情感来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和设计每一个步骤,每一项决策的可行性,邓小平同志都始终坚守一条准则: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习近平引述的这句古语,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观念。人民至上,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表达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的宏愿,也说过“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这样的为政哲理。从 2014 年的“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到 2017 年的“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习近平关心的民生领域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扶贫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风雨兼程、访贫问苦,模范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二、“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依靠人民 2019 年 3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指出,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 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 14 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018年 3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人民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智慧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把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源头活水,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并上升为党的创新理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015年 8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

  如何完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的关键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自觉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以保障 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大力弘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鼓励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守法经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篇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论文1500字

1 河南省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持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培养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新闻专业技术特点,制订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并列入新闻记者证核发范围、具有新闻采编业务的单位中,从事新闻采编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为记者和编辑两个专业类别,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初级只设助理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记者的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名称分别为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编辑的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名称分别为助理编辑、编辑、主任编辑、高级编辑。

   2 第四条 申报各层级新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须同时具备相应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并经评审委员会综合评价符合要求。其中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评审采取面试答辩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忠于党的新闻事业。

  (二)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

  (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作风端正,身体健康。

  (四)热爱新闻工作,具备相应的新闻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实事求是。

  (五)依法取得新闻记者证,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

  (六)任现职以来或近五年,年度及任期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第六条 学历和聘任年限要求 (一)助理记者、助理编辑,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硕士学位。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新闻采编专业技术 3 岗位上见习满 1 年,经考核合格。

  3.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 3 年。

  (二)记者、编辑,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记者或助理编辑职称后,聘任新闻专业岗位工作满 2 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记者或助理编辑职称后,聘任新闻专业岗位工作满 4 年。

  (三)主任记者、主任编辑,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博士学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 2 年。

  2.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取得记者或编辑职称后,聘任新闻专业岗位工作满 5 年。

  3.具有其他系列中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并按规定已转评为新闻系列中级职称后,聘任新闻专业岗位工作满 1 年,且与原系列中级职称任职时间累计满 5 年。

  4.具有其他系列副高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 1 年,且符合评审条件的,可转评主任记者或主任编辑。

  (四)高级记者、高级编辑,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取得主任记者或主任编辑职称后,聘任新闻专业岗位工作满 5 年。

  2.具有其他系列副高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并按规定已转评为新闻系列副高级职称后,聘任新闻专业岗位工作满 1年,且与原系列副高级职称任职时间累计满 5 年。

   4 3.具有其他系列正高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 1 年,且符合评审条件的,可转评高级记者或高级编辑。

  (五)破格申报。

  1.不具备规定学历,聘任新闻初级职称岗位工作满 4 年,可破格申报中级职称。

  2.具有大专学历,连续从事新闻工作满 25 年,任现职期间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项,获奖项目须为本人或本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完成的项目,聘任新闻中级或副高级职称岗位工作满 5 年,可破格申报相应副高职称或正高级职称。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七条 助理记者、助理编辑 (一)具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基本掌握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二)了解新闻传播规律,有一定的专业判断和分析能力,能独立进行某一方面的新闻采编工作。

   第八条 记者、编辑 (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掌握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新闻学术水平。

  2.熟悉新闻运作规律,有扎实的专业判断和分析能力,能独立进行新闻采编工作,能基本解决采编工作中的疑难问 5 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能够指导初级新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二)业绩、成果与业务能力,符合下列条件中 2 条以上: 1.本人创作或编辑的新闻作品获得省级新闻奖三等奖 1项以上,或获得省辖市级新闻奖一等奖 2 项以上,或获得省辖市级新闻奖二等奖 3 项以上。

  2.本人撰写或主创的新闻作品 1 项以上,被省辖市级以上媒体转载、播发或阅读量、点击量超过 10 万次。

  3.采写并发表 2 篇以上有影响力的重大报道(含内参),得到省辖市级以上领导批示,或推动了问题解决。

  4.在新闻采编工作或新闻事业改革创新、通联等工作中成绩显著,受到省辖市级以上业务行政主管部门表彰。

  5.获得省辖市级以上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三)理论水平(论文、著作)符合下列条件: 独立撰写并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1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 1500 字),或在省辖市级以上新闻理论研讨会上宣读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2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 2000 字,并提供原件及主办单位证明)。

  第九条 主任记者、主任编辑 (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相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面掌握新闻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新闻学术造诣。

   6 2.全面掌握新闻运作规律,有较深厚扎实的新闻采编实践功底,新闻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能解决采编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业绩显著,采写或编发了为社会所认可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3.是新闻采编专业领域全媒型或专家型的业务骨干,具有指导、培养中级及以下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

  (二)业绩、成果与业务能力,符合下列条件中 2 条以上: 1.本人创作的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新闻奖三等奖 2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2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以上;编辑的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新闻奖三等奖 4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4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以上。

  2.主持策划、撰写、主创的新闻作品 3 项以上,被省级以上媒体转载、播发或阅读量、点击量超过 10 万次。

   3.采写并发表 1 篇以上有影响力的重大报道(含内参),得到省级以上领导批示,或推动了重要问题解决。

  4.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三)理论水平(论文、著作)符合下列条件中 2 条以上: 1.独立撰写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国家级理论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2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 2500字),或独立撰写并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3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 2500 字),或公 7 开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1 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翻译的文字不少于 10 万字)。

  2.主持完成 3 项以上重大专题宣传报道计划的制订,并完成其专题宣传报道总结,得到省辖市级以上业务行政主管部门肯定,对全省专题性报道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3.主持完成 2 项省辖市级以上新闻改革方案或新闻研究课题、调研报告,取得一定的新闻理论研究成果。

  4.在省辖市级以上主管部门主办的新闻专业学术会议(论坛)上发表主题报告或大会交流报告 1 篇以上。

  第十条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 (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系统掌握新闻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高的新闻学术造诣。

  2.系统掌握新闻运作规律,有深厚扎实的新闻采编实践功底,新闻工作经验丰富,能解决采编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在采编业务方面有重大创新,工作业绩卓著,在新闻界有一定影响力,采写或编发了为社会所认可的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3.是新闻采编专业领域全媒型或专家型的业务带头人,具有指导、培养副高级及以下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

  (二)业绩、成果与业务能力,符合下列条件中 2 条以上: 1.本人创作的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新闻奖二等奖 1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3 项以上;编辑的新闻作品获 8 得国家级新闻奖二等奖 3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5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以上。

  2.主持策划、撰写、主创的新闻作品 3 项以上,被国家级媒体转载或播发;或主持策划、撰写、主创的新闻作品 5项以上,被省级媒体转载、播发或阅读量、点击量超过 10万次。

  3.采写并发表 3 篇以上有影响力的重大报道(含内参),得到省级以上领导批示,或推动了重要问题较好解决。

  4.获得省劳动模范或省管优秀专家及以上荣誉称号。

  (三)理论水平(论文、著作)符合下列条件中 2 条以上: 1.独立撰写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国家级理论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4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 3000字),或公开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2 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翻译的文字每部不少于 10 万字)。

  2.主持完成 5 项以上重大专题宣传报道计划的制订,并完成其专题宣传报道总结,得到省辖市级以上业务行政主管部门肯定,对全省专题性报道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3.主持完成 2 项省级以上新闻改革方案或新闻研究课题、调研报告,取得重大新闻理论研究成果或其他创新性新闻研究成果,对我省新闻事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4.在省级以上主管部门主办的新闻专业学术会议(论坛)上发表主题报告或大会交流报告 1 篇以上。

  第十一条 破格评审条件 9 破格申报相应职称人员,除符合正常评审条件中专业理论知识、工作能力和经历外,在评审委员会组织的面试答辩中,成绩应达到良好以上方可进入评审,并满足以下相应要求。

  (一)记者、编辑,符合下列条件中 4 条以上(其中前2 条必须符合): 1.本人创作或编辑的新闻作品获得省级新闻奖三等奖 2项以上,或获得省辖市级新闻奖一等奖 3 项以上。

  2.独立撰写并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2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 1500 字),或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1篇以上(不少于 1500 字),并在省辖市级以上新闻理论研讨会上宣读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2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3000 字,并提供原件及主办单位证明)。

  3.本人撰写或主创的新闻作品 2 项以上,被省辖市级以上媒体转载、播发或阅读量、点击量超过 10 万次。

  4.采写并发表 3 篇以上有影响力的重大报道(含内参),得到省辖市级以上领导批示,或推动了问题解决。

  5.在新闻采编工作或新闻事业改革创新、通联等工作中成绩显著,受到省辖市级以上业务行政主管部门表彰。

  6.获得省辖市级以上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二)主任记者、主任编辑,须符合下列条件中 4 条以上(其中前 2 条必须符合): 1.本人创作的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新闻奖二等奖 1 项以 10 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3 项以上;编辑的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新闻奖二等奖 3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5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以上。

  2.独立撰写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国家级理论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3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 3000字),或独立撰写并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4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 3000 字),或公开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2 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翻译的文字每部不少于 10 万字)。

  3.主持策划、撰写、主创的新闻作品 2 项以上,被国家级媒体转载或播发;或主持策划、撰写、主创的新闻作品 4项以上,被省级媒体转载、播发或阅读量、点击量超过 10万次。

  4.主持完成 4 项以上重大专题宣传报道计划的制订,并完成其专题宣传报道总结,得到省辖市级以上业务行政主管部门肯定,对全省专题性报道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5.主持完成 1 项省级以上新闻改革方案或新闻研究课题、调研报告,取得重大新闻理论研究成果或其他创新性新闻研究成果,对我省新闻事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6.采写并发表 2 篇以上有影响力的重大报道(含内参),得到省级以上领导批示,或推动了重要问题解决。

  7.在省级以上主管部门主办的新闻专业学术会议(论坛)上发表主题报告或大会交流报告 1 篇以上。

  8.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1 (三)高级记者、高级编辑,须符合下列条件中 4 条以上(其中前 2 条必须符合): 1.本人创作的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新闻奖一等奖 1 项或二等奖 3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4 项以上;编辑的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新闻奖一等奖 3 项或二等奖 4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6 项以上,或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3 项以上。

  2.独立撰写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国家级理论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5 篇以上(每篇不少于 3000字),或公开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3 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翻译的文字每部不少于 10 万字)。

  3.主持策划、撰写、主创的新闻作品 5 项以上,被国家级媒体转载或播发;或主持策划、撰写、主创的新闻作品 6项以上,被省级各类媒体转载、播发或...

推荐访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论文1500字 坚持以 论文 中心